2015年11月23日 星期一

Krathwohl 情意領域的行為目標

克拉斯霍爾(D. R. Krathwohl)將情意領域的目標分成五個層次
接受→反應→判斷→組織→品格(瘦鷹嫁豬哥)


情意領域目標強調個人對於人事物的感覺、情緒、態度、興趣、鑑賞等方面的學習
Krathwohl等人是從學生心理上內化(指由外在的學習轉化為個人內在的興趣、態度、價值等心理特質)的概念,
將情意領域的行為目標,分為以下五個層次:

一、接受或注意receiving or attending
期待學生學習某些事物,首先需使學生願意接受或注意相關的現象與刺激。
在接受學習活動時,又按學生心理狀態的不同,分為三個層次:
1)覺知情境的存在 (2)有主動接受的意願 (3)有意地加以注意

二、反應responding
指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,並從參與的活動或工作中得到滿足。
學生的動機被引發後,因反應性質的不同,會由被動的反應到主動的反應。
描述這一層次學習成果的動詞可用:讚許、順從、參與等。

三、評價或判斷valuing
指學生對其所學,在態度與信念上,表示正面的肯定。
在評價這個行為目標下,又因對其所學肯定程度的不同,分為三個層次:
1)價值的接受,指學生對其所學知識或觀念表示認可。
2)價值的肯定,除表示認可外,並主動表示對該項有價值的活動喜愛與追求。
3)價值的實踐,指學生對價值的肯定成為他的態度,對價值的追求成為他的一種信念。
描述這一層次學習成果的動詞可用:辯論、表達、相信、表現等。

四、組織organization
是將價值安排成為有組織的系統。
學生對其所學價值的內化,從而建立自我的價值體系,成為他的價值觀。
在組織的行為目標下,因組織程度的不同,分為兩層次:
1
)價值概念化,將所學價值抽象化,納入自己的觀念,形成個人對同類事物一致的看法。
2)組成價值系統,指學生將所學的同類價值觀匯集一起,成為他個人統合的價值觀。
描述這一層次學習成果的動詞可用:選擇、界定、形成、抽取等。

五、品格形成conceptualization of a value
將組織層次對於價值的內化,提升至人生哲學的層次。
當各種價值依個人評斷而構成內部一致的體系,個體依據此一價值體系可表現出前後一貫的行為,
並持續達相當長的一段時間。
在此型為目標下,又因內化程度的不同,分為兩個層次:
1)一般心向,學習達到評價與組織的地步後,個人對於同類情境,會表現出相同的心向。
2)品格形成,指心理與行為內外一致持久不變。
這一層次學習成果的動詞可用:接納、管理、抗拒、展現


為因應臺灣的食安問題,王老師在教學時強調「選擇營養的食物,而非選擇便宜的食品。」
此目標符合情意領域目標分類的哪一個層次? 
(A)反應(responding)  
(B)形成品格(characterization
(C)價值評定(valuing)  
(D)價值組織(organization)



  • 認知教學目標
Bloom  記憶、了解、應用、分析、評鑑、創造(2001年版)

  • 情意教學目標
Krathwohl  接(接受)、鷹(反應)、架(評價)、組(組織)、隔(品格)

  • 技能教學目標
Harrow  模仿、操弄、精確、協調、自然化
Simpson  知覺、心向、引導反應、機械反應、複雜反應、技能適應、創作表現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